【新原子论名词解释如下】
新原子论名词解释: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依据辩证法思想和19世纪以前原子论研究的成果,阐明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观点。 古代的原子论,17、18世纪的原子论以及19世纪的道尔顿的原子论,虽然都承认物质是原子组成的,却都否认物质在空间上是无限可分性。恩格斯的新原子论则认为自然界根本不存在最简单的,终极的基本粒子,作为基本粒子,总是有一定内部结构的,是可以分割的。恩格斯把物质按着质量的大小构成了一个序列,如恒星系、太阳系、物体、分子、原子、以太粒子,表明每一种运动形式都是物质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还特别指出了,新原子论之与所有以往的原子论的区别,是在于它不仅主张物质只是分离的,而且承认物质各个不同阶段的各个分离部分,是各种不同的关节点,这些关节点决定着一般物质的各种不同的质的存在形式。 关节点是物质纯粹量的分割的一个极限,继续分下去,就要改变物质的性质,量变引起质变。物质世界是一个无限可分的连续与间断的发展过程。 近百年来自然科学的发展证实了恩格斯新原子论观点的正确性。它对于今天高能物理学、量子化学等等学科的研究,仍将起到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医学教育考试网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afp报名
高等数学教材下载
英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执业兽医网
细胞生物学重点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国家医学考试成绩
山西招生考试在线
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
成本会计学试题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
二级建造师试题下载
暖通空调工程师考试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