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11-25 共186人浏览过
文得学习网提供大学各科目课后习题答案,答案仅供参考,请勿照抄。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2018版马原概论》课后答案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课后答案


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谈谈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 1)毛泽东《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毛泽东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并推动实践在认识指导下不断深入推进。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而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





考研需要大量的做题,熟练各个考点,可以借助文得学习网。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意识形成发展的第一阶段。[宁波大学2017年研]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1 )第一阶段是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生命物质反映形式的前提和基础。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应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等等。


马原概论习题集pdf版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华侨大学2012年研]

答:(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②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点击左侧分类,或搜索查找您要的产品)
  • 显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