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名词解释如下】
全国科联名词解释: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的简称,1950年8月22日成立。 1950年8月22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通过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暂行组织方案要点》。8月23日,选举了科联的全国委员50名,组成全国委员会。 全委们互选李四光为主席,侯德榜、曾昭抡、吴有训、陈康白为副主席,严济慈为秘书长,涂长望、丁瓒为副秘书长,还互选了包括上述成员在内的25名常务委员。 《组织方案要点》规定“以联合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推动学术研究,促进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国防建设”为科联的宗旨。 任务是:1.促进各专门学会之组织,并领导其工作之进行;2.从事于各专门学会间之联系;3.从事于各专门学会与政府有关业各部门之联系;4.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全国科联自1950年8月成立,至1958年9月与全国科普合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有8年历史。 8年间,全国科联所属各学会举行了100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参加的会员近1万人,宣读的论文有6000多篇。全国各地分会举办的学术活动共计1.5万多次。 各学会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共94种,发行量全年达500万册。 全国科联是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世界科协”)的团体会员。自1951年起,科联派遣代表参加“世界科协”历届全体大会和执行理事会。在1951年4月举行的“世界科协”第二届全体大会上,全国科联主席李四光当选为“世界科协”副主席。 涂长望、周培源先后担任名誉秘书。丁瓒、华罗庚、沈其益先后担任东亚区域代表。 1953年起,《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通迅》中文版由全国科联负责出版。1956年4月,“世界科协”曾在北京举行第十六次执行理事会和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有16个国家的代表和观察员出席会议。科联所属的一些学会如医学、天文、地理、土壤、畜牧兽医、土木工程、建筑等学会,也参加了有关的国际科学团体。 各学会派遣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代表团40余起。 有16个学会与44个国家的科学团体进行经常的刊物交换。全国科联先后接待了前苏联、英国、印度、日本、联邦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墨西哥等国家的科学家,同他们举行了各种学术会议。 科联各级组织8年间有很大发展,成立初期,1950年有19个学会,3个科联分会,学会会员1.7万人。1957年年底,学会已发展到42个,科联分会35个,学会分会758个,会员已达9.25万人。

相关阅读:
通信工程考研难度榜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答案
大学英语2答案
信号与系统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课后答案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答案
大学英语精读2课后答案
考研英语单词软件哪个好
饿了么取消订单红包会退吗
21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后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内蒙古公务员在线学习网
微观经济学重点
新视野大学英语1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