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12-16 共66人浏览过

331社会工作原理满分_331考研真题下载

名词解释:专业关系[社科院2020年研;]
答︰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他(她)努力使之发生变化的系统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一种专业协助关系。也可以说专业关系是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约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专业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服务对象对助人者是否接纳与信任。国外有学者认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一种媒介物,案主可以通过这种媒介做出某种选择,决定是否及如何接受帮助。


查看完整版:  2023中国人民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简答题:资源整合[河北大学2018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
答︰资源整合是指社区工作在于将社区资源与社区需要协调匹配,使社区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受助者获得高效服务的过程。社区照顾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完成服务,来自政府福利的正式的资源(人、财、物)仅仅是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来自非正式系统资源——志愿者服务、民间社团和服务对象的家人,则是社区照顾的重要资源。

名词解释:标签理论[河北大学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标签理论是指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工作理论。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要定义的。不同的社会把不同的行为标记为偏差。标签理论者相当注重少年犯罪者被逮捕及受审判后的烙印影响,并认为少年犯错在所难免,而他们的犯罪行为之所以会加重是来自于警察、法官或司法系统所给他们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偏差有两种,初级偏差和次级偏差。初级偏差是指未被人指认或惩罚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相当普遍的。而次级偏差是由于司法人员及一般社会人士对于偏差少年初级偏差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标签理论讨论的重点是次级偏差行为。认为标签的过程犹如一种烙印,是一种强烈的负面看法,会使个体改变自我意识,并陷入“偏差生涯”。标签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331考研资料_中国人大331社会工作原理


查看完整版:  2023中国人民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医学教育考试网_国家执业医师/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