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2-24 共37人浏览过

【[马克思]主观能动性名词解释如下】

[马克思]感性认识名词解释:

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一切感性认识都是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知,它和外界事物之间没有中间环节,反映的是外界事物的表面现象、具体形象。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人们无论认识什么事物,总是通过感觉器官同它接触,首先形成感性认识,舍此没有别的途径。

一切科学理论都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结果,这说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但是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有局限性。

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还有待向理性认识发展。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文得学习网
全科医学考试题库
e股
反射名词解释
大学俄语3课后答案
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在线学习
法学考研难度低的985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答案
每搏输出量
通信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全科医学的概念
爱国主义名词解释
牵涉痛名词解释
afp金融理财师官网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名词解释
全科医学科是什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