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06-17 共128人浏览过

本文选自

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802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


下载或购买全套资料》》》/Ebook/983081.html


内容简介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10种电子书、41个高清视频(共40课时)。
3.视频讲解
说明:本部分为该科目的通用视频讲解产品,对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试看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中央财经大学2015研)

答: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公式为:eXY=(ΔQX/ΔPY)·(PY/QX)。

利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大小可以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如果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表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如果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表明两种商品是互补品;如果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表明两种商品不相关。

2显示偏好原理(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

答:显示偏好原理提供了消费者最优化模型施加在消费者行为上的约束,如果观察到的消费者选择满足显示偏好原理,则能“构建”出可能产生这种选择的偏好。一般而言,显示偏好原理包括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显示偏好弱公理指如果X被直接显示偏好于Y,且X和Y不同,那么,Y就不可能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而显示偏好强公理指如果X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Y,且X与Y不同,则Y不可能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X。其中,显示偏好强公理是使观察到的消费者选择与经济模型中的消费者选择相一致的充分必要条件。

3极小极大社会福利函数(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

答:极小极大社会福利函数又称为最小最大或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表达形式是W(u1,…,un)=min{u1,…,un},其中W是社会福利,ui是指第i个人的效用,这一福利函数说明配置的社会福利唯一地由境况最差的经济行为人的福利决定——这个经济行为人的效用最小。该函数也体现了罗尔斯对社会福利的看法:政府应当关注经济中那些情况最差的人的生活水平。

4第三级价格歧视(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

答:第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使得每一市场上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实行第三级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存在着可以分隔的市场。若市场不可分隔,市场上的套利行为将使得价格歧视消失。第二个条件是被分隔的各个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如果被分隔的各个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相同,则最佳策略是对同一产品收取相同的价格。

5禀赋收入效应(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

答:禀赋收入效应是指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禀赋的价值也随之发生变动,从而出售该禀赋能获得的货币收入也会相应地变动。这样由价格对禀赋束价值的影响而产生的额外的收入效应,便称为禀赋收入效应。例如,对于一种商品的净供给者而言,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使此时出售禀赋所能获得的货币下降,即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直接减少了该净供给者的货币收入,这种效应便是禀赋收入效应。禀赋收入效应和普通收入效应便构成了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中总的收入效应。

6补偿变化(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

答:补偿变化是指为准确的补偿价格变动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政府必须给予消费者的额外货币。补偿变化与等价变化都是有别于消费者剩余的对“效用变化”的测度方法,是使用效用的一种货币测度。这种类型的测度本质上度量的是效用变化,但它在测度效用时使用的却是货币单位。消费者回到初始无差异曲线上所必需的收入变化称为收入的补偿变化,这是因为这种收入变化恰好补偿了价格变化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假设原来的价格是P0,收入为m的消费者将达到效用v(P0,m);如果现在价格变为P1,他达到的效用变为v(P1,m)。为了衡量这二者间的福利差,我们只需选择一个可比价格q,按这个价格计算二者的间接效用币值即可。当我们选取可比价格q=P0时,就得到等价变化,EV=s(P0;P1,m)-s(P0;P0,m);如果选取q=P1,我们得到的是补偿变化CV=s(P1;P1,m)-s(P1;P0,m)。

7胜者的诅咒(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中山大学2018研)

答:胜者的诅咒是指拍卖胜者很可能不仅不能获得预期收益,还可能遭受损失。考虑共同价值拍卖的情况,假设投标人i对拍卖品的价值的估计值为v+εi,其中v代表拍卖商品真实的共同价值,εi代表投标人i的估计有关的误差值。当每一个投标人出价等于其估计值时,误差值εi最大的人,即具有εmax的投标人将赢得商品。但是,只要εmax>0,这个投标人支付的价格就会超过拍卖商品的真实价格v。此时,拍卖胜者不仅不能获得预期利润,还遭受了损失。这就是胜利者的诅咒。

人们在石油开采权拍卖中首先发现了该现象,在拍卖过程中胜者为了赢得拍卖必须出高价,当该价格高于拍卖品实际价值时,胜者诅咒就出现了。一般来说,升价拍卖相对于降价拍卖在信息更不充分、竞拍者更多时,发生概率更高,即更容易出现胜者的诅咒。

8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答:如果一个社会决策机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当任何一组完备的、自反的和传递的个人偏好集给定时,社会决策机制将产生具有相同性质的社会偏好。

如果每个人偏好选择x超过选择y,那么社会偏好就应当把x排在y的前面。

x和y之间的偏好唯一取决于人们如何排列x和y的顺序,而不是人们如何排列其他选择的顺序。

那么这样的决策机制必然是一个独裁:即整个社会的偏好顺序就是一个人的偏好顺序。

阿罗不可能定理表明社会决策机制的三个非常有道理且合意的性质是和民主不相容的:不存在进行社会决策的“完美”方式。不存在完美的方式把个人偏好“加总”成为社会的偏好。如果企图寻找一个把个人偏好加总成社会偏好的方法,将不得不放弃阿罗定理中所描述的社会决策机制的性质中的一个性质。

9激励相容(中山大学2015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答:激励相容是指在存在道德风险的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如何保证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人)按照契约的另一方(委托人)的意愿行动,从而使双方都能趋向于效用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如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雇主为了诱使工人的选择成为最优选择x*,必须将激励计划s(y)设计成能使工人选择劳动量x*获得的效用大于他选择任何其他劳动量x而获得的效用。对于所有的x,这一激励相容约束如下:s(f(x*))-c(x*)≥s(f(x))-c(x)。

因此,激励计划必须满足的两个约束条件:激励计划必须使工人至少得到保留效用u;激励计划必须使劳动水平x*处的边际劳动产品等于边际劳动成本。

10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中山大学2015研)

答: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如果所有消费者的偏好都是凸的,那么总存在着一组价格,使得每个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是某个合理配置禀赋的市场均衡,即只要消费者的偏好都是凸的,那么每个帕累托有效率配置都可以通过竞争均衡实现。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表明价格的配置作用和分配作用是可以分开的。

该定理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在一个纯交换经济中,如果每个人的效用函数ui(ui表示第i个人的效用函数)在Rn上都是连续、严格递增与严格拟凹(严格拟凹的效用函数就意味着消费者的偏好是严格凸的)的,假定x_是该交易中的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同时假定禀赋经过再分配,使得分配后的禀赋向量为x_,那么x_必是该经济的一个竞争性均衡。

只有在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时,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才成立。其意义在于指出了分配与效率问题可分开来考虑,凸显了政府在再分配收入中的重要角色。

11吉芬商品(中山大学2017研)

答:吉芬商品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成正向变化的一类商品,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提出而得名。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越高反而购买的越多。

如图1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消费者最初选择a点,随着商品1价格的下降,消费者选择b点,吉芬商品1价格的下降反而导致了对该商品需求的减少。商品1价格下降的效应可以被分解成替代效应X1″X1‴和收入效应X1‴X1′。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下载或购买全套资料》》》/Ebook/983081.html

  相关资料推荐






考研资料网 考试题库网 考试试题网 考研复习资料 课后答案网就上文得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