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1-09 共52人浏览过

尼科尔森中级微观经济学视频_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第三章答案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和经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决策。在各种可能性结果和发生的概率可知的情况下,这种不确定性常常用“风险”来描述。


查看完整版: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答案及网课视频下载


概率
由于在存在风险的条件下,决策者不能确定经济行为的最后结果,需要用概率来描述某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概率的形成主要是取决于经济主体自身的主观判断,既可以根据历史的经验,也可以根据直觉来判断经济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而不必拘泥于以前曾经发生过的某个具体事件。因此对于同样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个体做出的判断可能不同,基于这些判断的经济决策也可能不同。在对风险的描述中,概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可以利用概率衡量一项决策行为的收益期望值及其风险波动性。

理性选择定理
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偏好是微观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概念。
为了便于经济分析,经济学家通常假定人们的偏好关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假设:
(1)完全性(completeness):偏好是完备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在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中进行比较和排序。例如,对于任何两个消费组合A和B,消费者要么偏好其中的A,要么偏好其中的B,要么觉得两者无差异。其中,无差异是指消费者从两个消费选择中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
(2)传递性(transitivity):偏好是可以传递的,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在消费组合A和B中更偏好A,在B和C中更偏好B,那么消费者在A和C中更偏好A。这一假定保证了消费者的种种偏好是一致的,因而也是理性的。
(3)连续性(continuity):如果消费者认为消费组合A优于B,那么接近A的消费组合也一定优于接近B的消费组合。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条件_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原理


查看完整版: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答案及网课视频下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