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07-14 共173人浏览过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复习,文得学习网特精心整理以下相关资料供大家备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内容来自:首页 > 考研考博类 >  重庆师范大学 > 美术学院 > 初试辅导 > 630中外美术史

点此获取资料 2022年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630中外美术史》考研全套

 即日起只要注册成为网站的年费会员,一年内免费使用万种电子书,包含万余种考研、考证、专业课程等基础电子书产品,详情点击/vip/Index.aspx)了解详情

目录
隐藏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3种电子书。
1.考研真题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3.考研题库
说明:本部分为本科目考试内容的相关题库,并提供了详解。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  )彩陶的杰出代表。[浙江理工大学2008年研]

A.仰韶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龙山文化

D.红山文化

【答案】A

【解析】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的杰出代表。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其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

2山东嘉祥武梁祠的建造年代是(  )。[中央美术学院2001年研]

A.西汉早期

B.西汉晚期

C.东汉早期

D.东汉晚期

【答案】D

【解析】山东嘉祥武梁祠建于东汉晚期,其中武梁祠画像尤其著名。

3武宅山武氏祠画像石遗址位于(  )。[四川大学2004年研]

A.四川

B.山东

C.河南

D.江苏

【答案】B

【解析】武氏祠画像石遗址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画像石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手法,雕凿精湛,风格凝重沉稳,堪称汉画像石的典范。

41974~1976年,在陕西临潼西杨村南边发现的秦代兵马俑是(  )艺术形式。[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

A.陶塑

B.石雕

C.木雕

D.青铜铸像

【答案】A

【解析】陕西临潼西杨村的秦代兵马俑是陶塑艺术形式,由7000余尊等人等马的圆塑组成,其艺术特点是: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5代表西汉纪念碑雕刻,具有划时代成就标志的作品是(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

A.马踏飞燕

B.击鼓说唱俑

C.马踏匈奴

D.跽坐石人

【答案】C

【解析】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刻“马踏匈奴”,由马、虎、象、牛、人、熊、猪等14件大型花岗圆雕组成,艺术表现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气派恢宏沉雄,是西汉纪念碑性质雕刻的杰作。

6“马踏匈奴”是西汉(  )墓前的著名石刻。[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研]

A.刘彻

B.霍去病

C.卫青

D.李广

【答案】B

【解析】“马踏匈奴”是西汉霍去病墓前的著名石刻,由马、虎、象、牛、人、熊、猪等14件大型花岗圆雕组成,艺术表现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气派恢宏沉雄,是西汉纪念碑性质雕刻的杰作。

7《洛神赋图》是晋代大画家(  )的作品。[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研]

A.顾恺之

B.陆探微

C.阎立本

D.吴道子

【答案】A

【解析】《洛神赋图》是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作品。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其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风格精细,“笔迹周密”,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将源于战国时期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境地。

8(  )创造了象征六朝名士的“秀骨清像”。[四川大学2004年研]

A.张僧繇

B.陆探微

C.曹仲达

D.顾恺之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南朝画家陆探微,创造了一种以容貌瘦削为特征的人物形象,称之为“秀骨清像”。这种突出清秀风骨、有飘然出尘之致的人物形象,正是谈玄论道的南朝士大夫的典型写照。

9中国绘画史上出现最早的理论专著是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

A.《历代名画记》

B.《画品》

C.《画山水序》

10.《叙画》

【答案】B

【解析】魏晋时期出现了绘画史上最早的理论专著,以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顾恺之在《论画》中强调人物画的“传神”,重视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与性格气质,并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创作思想。南齐谢赫在《画品》(又名《古画品录》)提出了绘画的品评标准“六法论”,并以此为依据,把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分为六个品第,各论其优劣得失。


更多资料可百度文得学习网(/)或点上面复习资料查看,希望对大家考试复习有所帮助,加油!!


找课后习题答案,就上大学教材课后答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