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课视频提供免费试看:/Ebook/138762.html
(点击开通年卡VIP会员,数万种资料免费使用)
课程简介
本书提供视频课程(教材和考研真题解析)的讲义内容,同时也提供高清视频讲解。本书每章均由两部分组成:
(1)本章要点详解。该部分主要归纳总结各章的重要知识点,精讲各章重难点,介绍复习方法,透析核心考点。
(2)配套考研真题解析。精选相关的名校考研真题,并提供参考答案,帮助考生强化训练,巩固本章知识点,学会灵活运用。
课程目录
一篇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1.1 本章要点精讲[视频讲解]
1.2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2.1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
2.2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理论
3.1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
3.2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第四章 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
4.1 本章要点精讲[视频讲解]
4.2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第五章 社会工作过程
5.1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
5.2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第六章 社会工作教育
6.1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
6.2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试读部分内容】
一、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
1.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
在我国,社会工作是一个较为普通的概念,它通常是指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取报酬的工作,包括当学生干部、做工会委员等。
社会工作是专业性社会工作,它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在一些国家,这类事业又称作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尽管不同国家使用的概念有些不同,但其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它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
2.对于社会工作的不同界定
(1)联合国于1960年出版的《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一书中指出,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使其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
(2)弗瑞德兰德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协助个人以达到社会与个人的满足和自主的专业服务过程。
(3)芬克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和科学,它具有通过提供助人的服务来增强个人与团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功能。
(4)贝斯提克强调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而不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因为它不具有独特的哲学和严密的知识逻辑。
这些界定都强调了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受助者同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一般性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社会工作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4.社会工作的要素
(1)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构成部分。从现代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不但有利他主义的价值,而且应该受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者担当着多重角色:①服务提供者;②支持者;③倡导者;④管理者;⑤资源获取者;⑥政策影响人。
(2)受助者
受助者又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受助者是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
(3)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
(4)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角色、享用文化、情景、传输手段等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行动体系。
5.社会工作的类型
(1)社会工作形态的变化
社会工作实际上是一百多年来世界社会工作经验发展积累的结果。
社会工作经历了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这表现为服务提供者由慈善助人者向专业助人者的转变和从不太注重工作技巧到十分强调专业工作方法的变化。
因此,社会工作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其最初形态是慈善性、分散化、非职业性和非专业化,而现代形态则是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二者之间呈现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①普通社会工作
普通社会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是在本职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包括教师兼任的班主任、学生兼任的团支部书记、职工兼任的党支部委员和工会委员等。它基本上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②实际社会工作
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会、妇联等,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当前这类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
③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人员,遵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的服务。其工作人员是非政府官员,服务组织多是社会团体或民间机构。这类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
6.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工作是一套助人方法和技巧,是一个专业,但对社会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产生怀疑,其理由是社会工作缺乏一套独立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或者说有些概念和理论尚未上升到学科的层次。
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它虽然尚不具备一整套独特的、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工作理论。
此外,它借用相关社会科学知识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形成了对某些现象的独特的解释。因此,从其理论建构、实践工作的科学性等角度看,社会工作应该算作一门科学,它属于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如同医学之于自然科学。
7.社会工作的性质
(1)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
①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社会科学
a.社会工作学是一门科学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即专业社会工作产生于20世纪初,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一门科学、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社会工作学的研究对象,即一种专业化的助人活动,研究这种专业化的助人活动的理论、方法与实施过程,揭示助人活动中带规律性的东西,以更好地指导助人实践。
相关资料推荐:
2022年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