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1-22 共62人浏览过

【高分子物理学名词解释如下】

1. 高分子化合物名词解释:
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 1万以上的化合物。
2. 近程结构名词解释:
构成大分子链的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
3. 远程结构名词解释:
由数目众多结构单元构成的分子链的长短及其空间形态和结构。
4. 凝聚态结构名词解释:
从物理学角度界定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类型。
5. 化学结构名词解释:
除非通过化学键断裂并同时生成新键才能产生改变的分子结构。
6. 物理结构名词解释:
而将分子链内,链间或基团与大分子之间的形态学表述均界定为物理结构。
7. 构型名词解释:
大分子链内相邻原子或原子团之间所处空间相对位置的表征。
8. 构象名词解释:
指大分子链内非化学键连接的邻近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空间相对位置的具体表征或状态描述。
9. 链段名词解释:
链段指分子链内可自由取向并在一定范围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
10. 链段长名词解释:
既可用其实际长度 l 表示,也可用其所含结构单元数 N表示。
11. 均方末端距名词解释:
众多分子链矢量末端距的均平方值,系表征线型聚合物分子链柔性的重要参数。
12. 均方半径名词解释:
由组成分子链的所有链段的质心至整个分子链质心矢量距离的均方值。
14. 自由结合链名词解释:
内旋转不受任何限制。
15.Huhn 等效链名词解释:
以链段为内旋转单元的高斯链。
16. 无扰尺寸 A名词解释:
选择适当溶剂分子对聚合物分子链构象和结构参数的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可忽略的理想条件下测
定的分子链尺寸。
17. 熔点名词解释:
晶体完全熔化时的温度。
18. 熔限名词解释:
没有一个确定的熔点,而是一个相对较宽的温度范围。
19. 凝聚态名词解释:
根据微观结构有序程度差异而将聚合物归类于非晶态,晶态,取向态,液晶态和多组分 5种凝聚态。
20. 力学态名词解释:
根据宏观力学特性将聚合物归类于玻璃态,橡胶态和黏流态 3种力学态。
21. 内聚能名词解释:
将组成 1  mol 固态或液态物质的所有分子远移到彼此不再有相互作用的距离所消耗的能量, 或者众
多分子从无限远处凝聚成为 1mol 固态或液态时所释放的能量。
22. 内聚能密度名词解释:
单位体积物质的内聚能,等于该物质的内聚能与摩尔体积之比。
23. 溶度参数名词解释:
物质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即溶度参数,同样是表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强弱的指标。
24. 结晶速率名词解释:
单位时间内非晶态聚合物转化为晶态聚合物的质量百分率。
25. 结晶度名词解释:
将聚合物假定为由完全结晶和完全未结晶的部分组成,完全结晶部分与聚合物总量之百分比。
26. 主期结晶和次期结晶名词解释:
聚合物结晶过程大部分时间内结晶速率符合 Avrami 方程,此阶段称为主期结晶阶段。
结晶最后阶段却发生偏离, 这个阶段称为次期结晶阶段。 当晶体体积增长到彼此开始接触和碰撞时, 必将阻止晶
体尺寸的继续增加, 表明主期结晶的结束。 接着进行的则是残留在晶片内无定形分子链继续进行有序化过程, 以
减少晶体内部结构缺陷,这就是次期结晶过程。《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27. 取向名词解释:
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链段和微晶均可沿外力方向有序排列。
28. 取向度名词解释:
表征取向态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一个重要参数。
29. 取向态名词解释:
介于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一类特殊凝聚态结构的聚合物类型,其力学性能呈各向异性。
30. 液晶态聚合物名词解释:
兼具液体和晶体的部分特性,处于过渡状态的特殊聚合物类型。
31. 化学交联名词解释:
聚合物分子链间通过化学键而将线型分子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
32. 物理交联名词解释:
仅通过分子链间彼此缠绕,互贯或扭结等形式而形成类似纺织物的网状结构。
33. 松弛过程与松弛时间和松弛特性名词解释:
聚合物在外界条件改变或受外力作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从一种平衡状态
过渡到另一平衡状态,此过程即松弛过程。完成该过程所需时间即松弛时间。聚合物所特有,对时间具有强烈依
赖的特性称为松弛特性。
34. 物理老化名词解释:
指一般聚合物制品的许多性能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其本质原因则是非链段的分子内运
动的持续缓慢进行,从非平衡态逐渐向平衡态过渡的结果。
35. 化学老化名词解释:
指因化学因素造成聚合物化学组成和结构改变并最终导致其性能逐渐劣化的过程,其本质原因则
是聚合物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的逐渐改变。
36. 牛顿流体名词解释:
流动过程中其切应力与流速梯度成正比的流体。
37. 非牛顿流体名词解释:
聚合物熔体和浓溶液的流动却不服从牛顿定律,其切黏度并非确定值而是随切变速率变化而改
变。
39. 次级转变名词解释:
运动主体较小,运动级别较低,运动方式各异的热运动过程同样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或被
冻结,这是一类相对于玻璃化转变过程更低级别的松弛过程。
41. 挤出膨胀效应名词解释:
聚合物熔体发生挤出膨胀的本质原因,是熔体在模孔内受力产生的可逆弹性形变在离开模口
以后进行的松弛过程,最终导致熔体力图恢复受力前的体积而产生膨胀。
42. 应变名词解释:
无惯性移动的材料受外力作角而产生形状和尺寸的相对改变。
43. 应力名词解释:
单位截面积材料所承受与外力方向相反,源于分子内结构改变而产生的内作用力。
44. 普弹性名词解释:
一般聚合物在玻璃化温度之下表现弹性模量较大,仅产生 1%~5% 的可回复形迹的性能。
45. 高弹性名词解释:
一般具有柔性分子链的非晶态聚合物在玻璃化温度与黏流温度之间表现弹性模量很小,却可产生
100%~2000% 的可回复形变的特性。
46. 熵弹性名词解释:
橡胶在拉伸力作用下熵值减小,外力解除后熵值增加的自发过程使其恢复原来状态。
47. 蠕变名词解释:
恒温条件下,恒定应力作用于材料产生的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的现象。
48. 应力松弛名词解释:
发生弹性应变的材料维持其应变恒定所需应力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
49. 时温等效原理名词解释:
同一黏弹过程既可在较高温度和较短时间(或较高频率)外力作用下完成,也可在较低温度
和较长时间(或较低频率)外力作用下完成。《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50. 弹性滞后名词解释:
聚合物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称为弹性滞后现象,在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由于
内摩擦引起的能量耗散过程,使得施加应力过程和解除应力过程得到的应变 -应力曲线往往不会重合。
51. 力学损耗名词解释:
又称阻尼或内耗,是聚合物特有,由于内摩擦引起的能量耗散过程,聚合物在交变应力作用下,
聚合物的黏性表现为力学损耗,其大小可用损耗模量和损耗正切角等表示。
53. 黏弹性名词解释:
推迟时间是材料的黏度与弹性模量之比值,说明材料的蠕变是黏性和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表
现为动力学过程的推迟弹性行为,而弹性被推迟的程度则决定于材料黏度 η和模量 E的相对大小。
54. 泊松比名词解释:
拉伸试验中将材料横向单位宽度减小值与纵向单位长度增加值之比。
55. 屈服名词解释:
材料发生普弹性形变后, 应力如果继续增加并超过材料之弹性极限, 则可能出现脆性断裂或延性屈服,
分别为脆性和韧性材料的力学表现。 所谓“屈服” 系指材料在受到拉伸剪切应力分量的作用下而表现出的整体变
形。
56. 屈服点名词解释:
将达到材料屈服时的应力定义为屈服点。
57. 银纹化现象名词解释:
聚合物在拉伸应力作用下产生裂而不断,内表面积达 100M2/cm2的微细丝状空穴,光线经空穴
内表面多次反射和折射以后使材料变得不透明, 致使透明聚合物内部显现银白色, 由此而得名。 银纹化丝状体内
的聚合物已发生很大的应变,银纹化过程往往伴随着聚合物体积的膨胀。
58. 第 2 维利系数与 Huggins 参数名词解释:
第 2 维利系数 A与 Huggins 参数 χ意义类似,均指聚合物分子链段之间以及
链段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溶液中链段间的排斥作用与链段 -溶剂分子间作用竞争结果的量度。 A 的数值
大小决定于相互作用参数 χ、溶剂的偏摩尔体积和聚合物的相对密度等因素,这与聚合物 -溶剂体系的类型、溶
剂化作用强弱、大分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以及试验温度等因素相关。 χ=(Z-2) ΔE12/κT 
62. 特性黏度名词解释:
无限稀释溶液至浓度趋近于 0 时的比浓黏度或比浓对数黏度。
63. Θ温度名词解释:
指溶剂 -聚合物混合超额偏摩尔混合热与超额混合熵之比值, 即该过程能够自动进行的下限温度。 或
溶液超额化学位等于零的温度。或将聚合物分子链处于“无扰状态”而具有“无扰尺寸”的温度。
64. Θ溶剂名词解释:
指满足溶液超额化学位等于零的溶剂。
65. 构象熵名词解释:
溶解过程的混合熵。
66. 溶剂化熵名词解释:
溶剂化作用促使大分子链的柔性改变而产生的熵增量 ΔS。
67. 外增塑名词解释:
在聚合物中加入增塑剂而产生的增塑作用。
68. 内增塑名词解释:
大分子主链上带有适当长度支链的聚合物或者由两种单体合成的共聚物往往表现出具有增塑作用的
特性,将这种由化学途径实现的增塑作用称为内增塑。
69. 退火名词解释:
将材料升温到接近溶点并维持一定时间的过程。
70. 淬火名词解释:
将温度升高到接近熔点的材料急速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