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08-25 共306人浏览过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由文得学习网倾力研发并提供给大家。

本资料提供免费试看/Ebook/992897.html

点击开通年卡VIP会员,数万种资料免费使用)

课程简介

本书是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课程目录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0.2 课后习题详解

一章 广播电视史前史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产生与技术发展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媒体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外国广播电视事业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广播电视采访摄录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试读部分内容】

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基础概念 ★★★★★

1信息

信息论的奠基人申农依据通信理论将信息定义成“对不确定性的消除”;“控制论之父”维纳则根据人和动物以及机器的通信过程相统一的观点,把信息和系统的有序性联系起来,认为信息标志着系统的有序程度和组织程度;我国学者居延安认为,信息是由发生源发出并用载体进行传递的,反映新知识、新内容,为接受体所理解的消息和信号。信息包含生物、人类和机械信息三大类。人类信息又分为多种,包括直接信息、间接信息、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等。

2符号

符号是信息的载体传播活动的要素。人可以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感觉到符号的存在,它包括声音、文字、图画、图像、姿态、手势、颜色、表情、气味等。

3传播

传播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之间通过一定的途径和载体所发生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活动。传播现象的重点是“传”,它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或图像,来分享、传递或交换知识观念等。传播的五要素包括:谁、说什么、怎样说、媒介、受者。

4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物,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和工具,是联系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纽带。传播媒介分为:

(1)人际传播媒介,包括当面交流、信件沟通、电报、电话(手机)、网络等。

(2)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刊物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电子媒介。

有些媒体既是人际交流媒介又是大众传播媒介,例如手机和网络,而有些媒体则是单一层面的传播媒介。

5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完成大众传播活动的中介物,将传播者与社会大众联系起来。它包括为社会公众公开传播与提供大量信息的工具,如刊物、电影、广播、电视、书籍、报纸、网络、录音(像)带、光盘等。它有三个特征:

(1)受众面广大;

(2)由机构或组织作为传者;

(3)信息可通过技术进行大量复制。

6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主要职责是传播新闻,多为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刊物、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

考点二、人是信息动物 ★★★

人是可以思考的高级动物,社会性较强。人通过与外界进行不断的信息交往来维持正常的思考和生活。就像人离不开食物与空气,刺激思维的外界信息对人来说同样不可缺少,反之,与外界隔绝会使人丧失理智。因此,信息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最能获取信息以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物,往往是最有生存机会的生物,人类也是出于生存本能,力求获取信息,以获得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考点三、广播的定义与分类(见表0-1) ★★★★

表0-1 广播的定义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