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名词解释如下】
背景名词解释: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东盟国家逐步认识到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构筑全方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并决定开展"外向型"经济合作。"10+3"(指由东盟10国同中日韩3国领导人建立的一般性对话机制)合作机制应运而生。
建立经过名词解释:1997年12月,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在马来西亚举行。东盟各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与合作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广泛共识。在10+3合作进程中,外交、财政、经济、农林、旅游和劳动等6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已经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合作。
意义名词解释: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10+3作为一项区域性合作机制发挥着东盟国家同东亚国家相互沟通、协调与合作的积极作用,实现了多方互联互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工商管理就业方向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词
线性代数习题答案
电磁学赵凯华
sxkszx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运筹学课后习题答案
我和我的祖国 歌词
日语一级报名系统
理论力学答案
计算机二级c语言试题
医学教育考试网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afp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