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1-14 共51人浏览过

黄达金融学第五版思维导图_金融学第二篇第五版练习题

考点一∶国际货币体系★★★
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家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采用的一系列安排和惯例,以及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套规则和机制,它涉及国际金融的各个方面∶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汇率决定及其变化、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数量和形式,国际金融市场与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与机制。
2.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金汇兑本位本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即本国货币必须依附于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国家的货币。金汇兑本位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短暂存在。
金汇兑本位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是∶①各国货币维持金平价,即货币均规定了含金量;②本币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而是通过兑换外汇间接与黄金联系,这是不完全的金平价;③汇率与某一特定强国的货币挂钩,实际属于一种钉住汇率制度;④一国货币当局除持有黄金储备外,还持有大量外汇,以保证本币可以通过兑换为外汇来保持币值稳定。


查看完整版:  黄达《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及考研资料下载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2课后习题详解
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答∶( 1)货币形态的演进规律
①交易成本递减规律。在实物货币阶段,由于币材通常存在质量较重、不便携带,成色不均、难以分割,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尺度不均、难于对比等不足,交易成本极高,制约了商品贸易的发展。
在金属货币阶段,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铁、铜等贱金属逐步向金、银等贵金属过渡,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与成色的金属货币,其稳定的价值、易于分割与保存的优点,金属冶炼技术的提升,使得金属货币意义非凡。但由于较高的铸造成本、携带困难、不易保管、易磨损等缺点,金属的交易成本仍然很高。

直接标价法[上海社会科学院2021年研;南开大学2016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年研;南开大学2000年研] 答︰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或“价格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 1或100、100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它是与间接标价法相对应的汇率标价方法。在此标价法之下,汇率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一单位外国货币的价格。汇率越高,表示单位外币所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表明外国货币的币值越高、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金融学第五版精编版黄达_金融学第五版货币制度测试题


查看完整版:  黄达《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及考研资料下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