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的和逻辑的名词解释如下】
[马克思]具体和抽象名词解释: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运用的一对辩证思维方法。 所谓具体,是指认识开端时的感性具体和认识终结时的理性具体。感性具体,也叫完整的表象,是客观事物表面的、感官能够直接感觉到的具体性的反映。理性具体,也叫思维的具体,是客观事物内在的各种本质属性的统一的反映,这种具体性是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所谓抽象,是指在思维中抽取客观对象的各种本质属性,而舍去一切非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例如,在数学中撇开客观对象的具体内容,而抽出它的空间形式进行研究,得出形的概念;撇开具体事物质的方面,而抽出其量的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数的概念。这就是一种抽象。 所以,抽象作为认识成果,它是客观对象某方面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任何一个完整的实际认识过程,总是从感性的具体开始,通过抽象,再达到思维中的具体,即是“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适应这一认识过程的科学方法就是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广西招生考试院网
afp考试报名网站
建筑构造试题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考试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
净现值
相对剩余价值
小学教师招聘试题
大学英语4课后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