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2-17 共87人浏览过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②名词解释如下】

计划生育名词解释: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实行有计划调节,从而实现有计划的人口生育。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计划调节。宏观层面的计划生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管辖范围内,对人口发展规模进行调节,使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微观层面的计划生育是指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按照国家制定的人口政策和人口生育管理法规的规定并根据家庭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以适应家庭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节制生育的主张。1955年《中共中央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名词解释:“节制生育是关系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问题。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为了国家、家庭和新生一代人的利益,我们党是赞成适当地节制生育的。”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提出“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的思想。同年,毛泽东在《做革命的促进派》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计划生育的命题。1958年后,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开始受到错误批判,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并正式提出实行计划生育,但并未得到真正落实。直到1972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后,计划生育才在全国推行开来,并提出了“晚、稀、少”的生育原则。以1978年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入我国宪法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标志,计划生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3月6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正式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作为主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最高行政机构。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成立了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机构并制定了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小学教师招聘试题
大学英语4课后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
厦门大学法学院院徽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
吉芬品
物理第五版课后答案
hmp
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
大学英语教材下载
霍夫曼定理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