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统计学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资料获取地址:/Ebook/166638.html
:即日起只要注册成为网站的年费会员,一年内免费使用万种电子书,包含万余种考研、考证、专业课程等基础电子书产品,详情点击(/vip/Index.aspx)了解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归纳考试重点,浓缩知识精华。本书综合了心理统计学多个版本的经典教材,根据各高校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设计章节,每章的考点归纳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课程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学科的知识精华。
(2)精编考研真题,直击命题规律。本书精选详析了近年来部分考研真题。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3)详解典型试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精选了大量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典型题,通过这些试题及其详解,读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判断和把握考研出题特点和解题要求等,反复练习还可以培养敏捷的解题思路,巩固重点难点知识。
第1章 描述统计
1.1 考点归纳
一、统计图表
1.统计图
(1)概念:统计图是用图形的形式呈现研究的数量化结果的一种形式。
(2)组成及特点如下:
①统计图一般由图题、变量说明、坐标轴及单位、图形4个部分组成。常见的统计图有线性图、条形图、圆形(扇形)图和组织图等。
②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更易于理解。但是,统计图和统计表一样,不能代替研究报告中的有关文字叙述,只能用来强调某些重要的数据关系。
③不同的统计图表达的效果是有区别的,即使选用同一种统计图,绘制方法的不同(如采用不同的轴单位尺度)也可能造成表达效果的差异。
2.统计表
(1)概念:统计表是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研究的数量化结果的方式之一。
(2)组成及特点如下:
①一个统计表通常包括表题、表体和表注三部分。表题是统计表的标题。表体是统计表的主体内容,包括研究的对象或特征,研究对象或特征的指标、类别、数据结果等内容。表注是对统计表中有关内容的说明,包括对表的来源、用途等作的注的说明。有时可以说明统计推论的结果和结论。
②研究的对象或特征名称一般列在表的左边一列;研究对象或特征的指标、类别名称一般列在表的上边一栏;同一纵列上的数据所保留的小数位要一致,位数要对齐。
③统计表的类型主要包括原始数据表、次数分布表和分析结果表等。
二、集中量数
1.算术平均数
(1)概念: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它是一种集中量数,是某一特质“真值”的渐进、最佳的估计值。
表达公式:
式中N为数据个数,Xi为每一个数据,∑为相加求和。
(2)算术平均数的优点是:反应灵敏;计算方便;适合代数运算;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只知一组观察值的总和及总频数就可以求出算术平均数;
②用加权法可以求出几个平均数的总平均数;
③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集中量时,算术平均数最接近于总体集中量的真值,它是总体平均数的最好估计值;
④在计算方差、标准差、相关系数以及进行统计推断时,都要用到它。
(3)算术平均数的缺点:易受两极端数值(极大或极小)的影响并且当一组数据中某个数值的大小不够确切时就无法计算其算术平均数。
(4)算术平均数的条件要求如下:
①数据必须是同质的,即同一种测量工具所测量的某一特质;
②数据取值必须明确;
③数据离散不能太大。
(5)算术平均数的特点:
①在一组数据中每个变量与平均数之差(称离均差)的总和等于零;
②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都加上一常数C,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加常数C;
③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都乘以一个常数C,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乘以常数C。
(6)应用平均数的原则
①同质性原则,即使用同一种观测手段,采用相同的观测标准,能反映某一问题的同一方面特质的数据;
②平均数和个体数值相结合的原则;
③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相结合原则。
2.中数(Median,符号为Md)
(1)概念:中数,又称中位数,中点数,中值,是位于依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央位置的数值,在这一数值上、下各有一半频数分布着。即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大,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小。这个数可能是数据中的某一个,也可能根本不是原有的数。
(2)中数的计算方法
①原始数值计算方法
将一组原始数据依大小顺序排列后,若总频数为奇数,就以位于中央的数据作为中位数;若总频数为偶数,则以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②频数分布表计算法
若一组原始数据已经编成了频数分布表,可用内插法,通过频数分布表计算中位数。
(3)中位数虽然也具备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所应具备的某些条件,例如比较严格确定,简明易懂,计算简便,受抽样变动影响较小,但是它不适合进一步的代数运算。它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组数据中有特大或特小两极端数值时;
②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不确切时;
③资料属于等级性质时;
④当需要快速估计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时。
3.众数(Mode,简称Mo)
(1)概念:众数又称为范数,密集数,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它也是一种集中量数,也可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计算众数的方法
①直接观察求众数。直接观察求众数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只凭观察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就是众数。数据整理成次数分布表后,观察次数最多的那个分组区间的组中值为众数。依据次数分组表计算众数受分组的影响。
②用公式计算的众数称为数理众数。当次数分布曲线的形式已知时,可用积分的方法求众数。这种方法较复杂,在心理与教育统计中很少应用,而应用较多的是皮尔逊经验法和金氏插补法。
(3)众数的意义与应用
众数的概念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但它不稳定,受分组影响,亦受样本变动影响。较少受极端数目的影响,反应不够灵敏。众数只是一个估计值。同时,众数不能作进一步代数运算。所以众数不是一个优良的集中量数,应用也不广泛。
相关资料推荐
2022年非统考专业课辅导:心理测量与统计考研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Ebook/123608.html
更多资料可百度文得学习网(/)搜索查看,希望对大家考试复习有所帮助!!
相关资料推荐
- 2022年心理统计学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 张厚粲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第4版+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第5版 教材+学习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全2本】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笔记+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