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令第一三七八号(华人)名词解释如下】
耶鲁学院名词解释:
印度尼西亚华人第一所英文学校。1901年由*李登辉创办于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并任校长。初办时,聘请3名外国教师,租用数间民房,学生有90人,实际上是一间初级英语学校。同年8月,巴城中华学校计划开设英语课程,经与李登辉多次相商后,一致同意:(1)耶鲁学院由中华会馆接办,定名为中华会馆耶鲁学院(Yale Institute Tiong Hwa Hui Koan)。(2)设立由李兴濂(主任)、赵德风、陈金山、陈长隆和李登辉5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主管一切校务及经费事宜,并负责偿还李登辉创校时所借的2100盾债务。(3)耶鲁学院除主要进行英文教学外,应加设孔子学说等中华文化课程。1901年9月中华会馆正式接办,李登辉仍任校长。学生人数有所增加。李登辉除主持校务外,每周还在该校举办一次自由交谈会(类似“沙龙”),吸引社会人士及师生参加,进行思想及文化知识交流。1903年5月1日,李登辉因感到难以在该校实现其理想而辞职。校委会另聘英国人托马斯·戴维逊(Thomas Davison)为校长。1904年5月中华会馆董事部在会馆内新建4间教室为该院专用。1905年1月8日,董事部决定耶鲁学院正式和中华学校合并,取消该学院名称。英文作为中华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学英语4课后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
厦门大学法学院院徽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
吉芬品
物理第五版课后答案
hmp
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
大学英语教材下载
霍夫曼定理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