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康复医学治疗技术考试题库,就上文得学习网!
下载完整资料: 2022年康复治疗师考试题库(带答案)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理包括:
1.抗阻训练
施加阻力是增强肌力的重要因素。阻力主要来自于抵抗肌肉的自重、外加的阻力等。当肌力在3级以上时,采用抗阻训练的方法才能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
2.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是指肌肉或肌群经过适当的训练后,产生适度的疲劳。肌肉先经过疲劳恢复阶段,然后达到超量恢复阶段。当下一次训练在前一次超量恢复阶段进行,就能以前一次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化水平为起点,起到巩固和叠加超量恢复的作用,逐步实现肌肉形态的发展及功能的增强。
3.适度疲劳和适宜频度
(1)肌肉训练时要引起肌肉的适度疲劳。因为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就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训练就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训练中切忌出现过度的疲劳,由于过度疲劳会对较弱的肌肉造成损伤。
过度疲劳的表现为: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肢体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动作、或主诉疲乏劳累,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另外,在肌力增强训练后,反而出现了肌力下降的现象,表明前段的训练强度过大,肌肉岀现了过度疲劳,此时应减少运动强度或停止训练一段时间。
(2)肌肉训练要掌握适宜的训练频度。尽量使后一次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训练间隔时间太短,肌肉疲劳尚未完全恢复,继续训练将加重疲劳,会引起肌肉劳损;间隔时间太长,超量恢复已消退,无法巩固和叠加超量恢复,使肌力得不到增强。因此,合理的训练频度应为每天1次或隔天1次。
下载完整资料: 2022年康复治疗师考试题库(带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