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例如,一名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在监狱服刑三年后,表现良好,符合假释的条件,经法定程序获得假释,提前出狱。
假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有条件的提前释放:罪犯在假释期间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条件。
2. 严格的适用条件:包括服刑期限、罪犯的表现、社会危险性评估等。
3. 监督考察: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期间要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等的监督和考察。
假释的目的是鼓励罪犯积极改造,同时也有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降低行刑成本。
比如,某罪犯在假释期间,必须定期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不得离开规定的区域,否则可能会被撤销假释,重新收监执行剩余刑期。
以上就是关于“假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假释是什么意思”的介绍,更多内容请关注文得学习网。
相关阅读:
2026天津师范大学620政治学原理考研参考书目及考研真题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