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上海**个文学院在同济大学创办。同济大学至此确立了涵盖理、工、文、法、医五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完整框架。当时的文学院聚集了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人文社科学者,如中文系主任郭绍虞、哲学系主任熊伟、德文系主任陈铨、历史学主任吴萍等,另外如章士钊、郑寿麟、杨一之、陈康、冯契、冯至、廖馥香等**教授都曾在文学院任教。1949年8月,文、法两院合并为文法学院,随后被并入复旦大学,为复旦大学文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以来,重建同济文科一直是海内外同济人的一个夙愿,1993年1月,同济大学恢复了文法学院建制。2006年7月,同济大学在原文法学院基础上重组人文学院和法政学院。
人文学院自恢复以来就明确了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基本定位,即以“当代性”、“国际性”、“通识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办学理念,以文、史、哲三大传统学科为基础,辅以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学科,构建和提升具有同济大学特色的现代人文学科体系和培养模式。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学院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继2005年获批外国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后,2007年外国哲学二级学科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2010年获批哲学博士一级学科和中文硕士一级学科;2012年获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2016年获批艺术硕士(MFA)学科点;2018年获批心理学和艺术学理论硕士一级学科。
相关资料推荐

找考试试题|考试题库 |课后答案 |考研复习资料 |历年真题就上文得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