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1-22 共34人浏览过

【普劳特假说名词解释如下】

普劳特假说名词解释:

指1815年英国化学家普劳特(Prout,W.)提出的“氢是构成万物的原始元素’,所有元素的原子均系由氢原子聚结而成”的假说。

普劳特对于当时测出的元素原子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看到当以氢的原子量为1做标准时,其它元素的原子量均接近于整数,据此他提出了上述假说。可以看出,普劳特假说所说的“原始元素”是并不存在的,对于原子组成的认识也是粗糙和过于简单化的,但是却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原子复合性或结构性,以及元素的亲缘性或可变性的科学思想。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原子不可分和元素不可变的形而上学观念,是朝着探索原子组成和结构方向上迈出的可喜一步。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其中的科学思想还不能得到当时科学实践的证明。

相反,随着科学的发展,却不断暴露出它在细节上的一些问题,以至受到了几次否定和肯定,经历了一段曲折重复的过程,最后才得到了人们的基本确认。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下册课后答案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答案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课后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答案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后答案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信息管理平台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
数字电路答案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1读写教程答案
投资顾问一个月挣多少
社工考试复习资料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计算机二级c语言真题
国际金融理财师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