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读后感_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
外延式博弈
外延式博弈用来描述谁在何时行动,在该时点上它能做什么,它行动时知道哪些信息,以及与参与人行动相联系的最终支付。对于外延式博弈,一般采用博弈树的方式进行描述,博弈树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结、枝、路径、信息集。
查看完整版: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答案及网课视频下载
拒绝公平赌博的人被认为是风险厌恶型的。如果一个人的财富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那么他就是风险厌恶型的。他们愿意为避免公平赌博而有所花费。
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偏好是微观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概念。
为了便于经济分析,经济学家通常假定人们的偏好关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假设:
(1)完全性(completeness):偏好是完备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在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中进行比较和排序。例如,对于任何两个消费组合A和B,消费者要么偏好其中的A,要么偏好其中的B,要么觉得两者无差异。其中,无差异是指消费者从两个消费选择中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
(2)传递性(transitivity):偏好是可以传递的,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在消费组合A和B中更偏好A,在B和C中更偏好B,那么消费者在A和C中更偏好A。这一假定保证了消费者的种种偏好是一致的,因而也是理性的。
(3)连续性(continuity):如果消费者认为消费组合A优于B,那么接近A的消费组合也一定优于接近B的消费组合。
尼科尔森课后题答案垄断_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攻略
查看完整版: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答案及网课视频下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