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12-10 共46人浏览过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原理331_331考研大学资料

名词解释:污名化[中国人民大学研]
答∶污名化是指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动态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对应的指标物,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强势且不具污名的一方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即“贴标签”。污名化具有破坏性、快速污染性、不易消除性的特征。


查看完整版:  2023中国人民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名词解释:社会工作[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研;北师2016年研;湖北师范2016年研; 山东大学2015年研;社科院2015年研;扬州大学2015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社会工作是指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

名词解释:社会服务[华科2020年研]
答: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直接为改善和发展社会成员生活福利而提供的服务,如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福利服务。广义的社会服务包括生活福利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其中,生产性服务是指直接为物质生产提供的服务,如原材料运输、能源供应、信息传递、科技咨询、劳动力培训等。社会性服务是指为整个社会正常运行与协调发展而提供的服务,如公用事业、文教卫生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此外,社会服务按服务性质可分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

331社会工作原理网课_中国人民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参考书目


查看完整版:  2023中国人民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