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祥(华人)名词解释如下】
林琼光名词解释:
【生卒】:1906—1975 【介绍】: 印度尼西亚华侨新闻工作者。生于广东蕉岭。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先后在梅县广益中学、学艺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深造。后转学并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政治系。1935年赴印尼,任《天声日报》编辑。因政见分歧,不久即离职返回广州,参加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钱端升指导的市政建设研究班。1936年,该班停办,他主持出版了《市政建设之研究》一书。上海八·一三抗战后,转往梅县和香港,任雅加达华文《新报》特约撰稿人。1940年再赴印尼,任《新报》编辑。日军占领印尼期间,避居农村。战后,任《新报》副总编辑,主编印尼新闻版兼译电讯及撰写社论。1952年后,曾任雅加达中华侨团总会华文秘书、华侨公会副主席、蕉岭同乡会主席等职。1954年回国观光。1960年3月《新报》被迫停刊后,任中华侨团总会文化部主任。同时,创办华文报《首都日报》,任总编辑。1965年九·三〇事件后,《首都日报》停刊,不久举家回国。1967年任香港《经济导报》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政治经济学试题化工原理第二版答案
兰州商学院成人教育
综合教程3答案
理论力学第七版答案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
瓦西里椅
曼昆宏观经济学答案
中南大学四六级报名
什么是货币市场基金
廖青
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