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2-20 共41人浏览过

【基本社会化名词解释如下】

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名词解释:使学生了解各种生产过程共同的基本原理并获得运用简单生产工具技能的教育。195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注意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高小、初中应进行工农业生产常识的教学)。同年9月教育部颁发《小学教育计划》和《关于执行<小学教学计划>的指示》,要求开始实施这一教育,并增设“手工劳动”课。经在黑龙江、河北、江苏、旅大等省市试点后,各地中小学相继实施。其意义在于为学生今后参加生产劳动作必要的准备,并促进学生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内容和方法,主要是在国家规定的现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使学生充分理解生产原理,培养技能技巧。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体情况,开展能使学生掌握简单生产技能的活动,适当组织园艺活动、工农业生产的参观、工艺品制作以及生产知识的讲座。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4答案
雅思口语题库及答案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答案详解
312心理学考研网课
物理化学第五版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课后答案
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
申论真题范文
英语四级真题试卷
333教育综合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答案
333教育综合真题
2020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