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11-25 共111人浏览过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搞好复习考试,文得学习网整理了相关考试的大学课后答案以及辅导用书,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有效地备考。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马原概论》题库(完整版)_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课后答案


3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请谈谈这段论述对于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什么帮助和启示。
答:(1)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含义
①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②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③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尺度体现了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考研课程知识点较广,可以借助文得学习网进行学习。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宁波大学2017年研]
答︰该观点是片面的,其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 1 )根据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马原题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课后答案pdf版

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山东师大2017年研]
相关试题︰为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扬州大学2017年研]
答:( 1)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但其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无产阶级负有的历史使命,反对政治斗争,幻想依靠统治阶级的帮助,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点击左侧分类,或搜索查找您要的产品)
  • 显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