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类相观(逻辑)名词解释如下】
克念名词解释:
明清之际王夫之用语。指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天道)的问题上,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都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王夫之反对这类“无念”或“罔念”的说法,认为“夫念,诚不可执也,而惟克念者,斯不执也。有已往者焉,流之源也,而谓之曰过去,不知其未尝去也。有将来者焉,流之归也,而谓之曰未来,不知其必来也。其当前而谓之现在者,为之名曰刹那;不知通已往将来之在念中者,皆其现在,而非仅刹那也。”(《尚书引义·多方一》)把人的概念看作一个过程,视思维为一个前有来源后有趋向的现实之流,触及到了逻辑思维的辩证本性,即概念的运动是一个前后相续、彼此相函的发展过程。“前古有一成之迹,后今有必开之先。一室者千里之启途,兆人者一人之应感。今与昨相续,彼与此相函。克念之则有,罔念之则亡。”(同上)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既是现在的,又超乎一时一地的局限而具有概括的性质。通过事事相继、念念相续的认识运动,个人的知识能不断积累,人类的文化能形成传统,而逻辑思维便有可能从现象深入到本质,揭示出现实的变化法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二建考试答案山西省考试招生网
山西招生网
行政能力测试题下载
宏观经济学试题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
工程地质学
国际金融理财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英语专八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课后答案
通信工程考研
计算机二级c语言题库
电路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