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犯罪学②名词解释如下】
被害主体名词解释:其合法权益实际受到侵害的实体。在犯罪被害现象中,被害主体必须是自己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实体。其合法权益没有实际受到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者,不能称为被害主体。受犯罪侵害的权益还必须是主体依照法律可以合法享有的权益。通过非法方式取得某种利益或者占有某些物品的实体,当这些利益或物品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时,不能作为被害主体来请求赔偿,只有原来合法享有该权益的实体才能视为被害主体。被害主体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他人的犯罪行为而对其造成损害的有生命实体的自然人;在经济犯罪中也可以包括遭受犯罪之害的法人组织;在某些犯罪中,被害主体实际上是国家。在犯罪被害现象中,被害主体并不完全是仅仅消极被动地承受犯罪之害的主体,它与犯罪主体往往处于相互作用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被害主体与被害人同义。被害主体与被害人虽然实际上是同一实体,但是不同的称谓使用于不同的场合。被害人通常用于分析被害与加害的过程的场合,被害主体往往用于分析各个被害事实的场合;使用被害人一词时,往往侧重于强调承受犯罪之害的实体的特性、心理和行为及其对犯罪人的影响;使用被害主体一词时,往往侧重于强调被害者的受害事实和求偿资格。被害主体是构成被害事实的基本要素。没有实际受到侵害的实体,被害事实就无从谈起。在对被害事实进行处理时,法律往往规定,只有被害主体才有资格请求赔偿;不具有被害主体的资格,不能请求被害赔偿。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被害主体已经被剥夺了生命从而丧失了亲自主张权利的能力,被害主体的求偿权利往往由其法定代理人或法定继承人行使和享受。

相关阅读: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答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词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答案
afp考试报名入口官网
类风湿结节的名词解释
负反馈名词解释
大学俄语4课后题答案
历年申论真题及答案
通信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大学教材电子版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总结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答案
理论力学答案
电路第五版课后答案
血压名词解释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
心理学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