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盗非杀人(逻辑)名词解释如下】
一是而一非名词解释:
墨辩逻辑用语。《墨子·小取》所列侔式推论五种情况中容易产生谬误的类型之一。即肯定的前提是正确的,肯定的结论则是错误的;或者否定的前提是正确的,否定的结论则是错误的。《小取》名词解释:
“居于国,则为居国;有一宅于国,而不为有国。桃之实,桃也;棘之实,非棘也。问人之病,问人也;恶人之病,非恶人也。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此乃一是而一非者也。”似乎同类的情况,其实却是异类,作出的判断也完全相反。这是两个判断“一是而一非”的原因。若不注意其中的“是”与“非”的区别,而去作“比辞而俱行”的类推,则必然会产生谬误。在反映事物的数量方面,由于语词在反映对象的单、复数情况时往往缺少明显的区别,所以也存在“一是而一非”的情况。例如名词解释:
“一马,马也;二马,马也;马四足者,一马而四足也,非两马四足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政治经济学试题化工原理第二版答案
兰州商学院成人教育
综合教程3答案
理论力学第七版答案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
瓦西里椅
曼昆宏观经济学答案
中南大学四六级报名
什么是货币市场基金
廖青
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