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11-25 共98人浏览过
文得学习网是一个答案共享平台,考试后对答案,专注于答案分享,试卷试题分享,为各考研学生服务。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马原概论试题及答案(全)pdf版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考试题库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答:( 1)商品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包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即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劳动二重性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和商品二因素的矛盾。

考研课程知识点较广,可以借助文得学习网进行学习。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浙江财大2017年研]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 1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这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且每一事物自始至终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3 )这句话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原理。若不承认静止中有运动,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事物看作是僵死不变的,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相反,不承认运动中有静止,否认相对静止的作用,把事物看作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就会滑向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浙江财大2017年研]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 1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这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且每一事物自始至终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3 )这句话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原理。若不承认静止中有运动,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事物看作是僵死不变的,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相反,不承认运动中有静止,否认相对静止的作用,把事物看作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就会滑向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马原概论课后习题详解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课后答案pdf版

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实现共产主义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中财2007年研]
相关试题︰陈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昆明理工2017年研]
答∶《共产党宣言》的这句话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其实说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实现共产主义进程中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包含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每一阶段上都有相应的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彼此联结,通向共产主义。
(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①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一方面必须看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看到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点击左侧分类,或搜索查找您要的产品)
  • 显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