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2-20 共41人浏览过

【被教唆犯②名词解释如下】

被庐法名词解释: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晋文公制定的关于官职爵秩的法律。被(古音pi)庐,地名,为晋狩猎、阅兵之地。《汉书·刑法志》名词解释:“齐桓既没,晋文接之,亦先定其民,作被庐之法,总帅诸侯,遂为盟主。”引应劭注曰名词解释:“搜于被庐之地,作执秩以为六官之法,因以名之。”师古注曰名词解释:“被庐,晋地也,被音皮义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名词解释:“晋赵鞅、荀寅……,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于所为刑书焉。仲尼曰名词解释:‘晋其亡乎?失其度矣!……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什么是货币市场基金
廖青
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网
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网
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线性代数课后答案
信号与系统课后答案
工商管理类就业方向
afp考试报名
afp考试
大学英语2课后答案
福州临时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