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2-20 共154人浏览过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中的性别差异名词解释如下】

中小学生注意集中性的发展名词解释:

注意的集中性一是指注意指向于一定事物时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即注意的强度。

二是指注意在时间上的延续,即注意的稳定性。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在小学低年级能保持20-25分钟。

高年级能保持40分钟左右。到中学阶段有意注意一般都保持40分钟。

青年初期,注意的稳定性发展已接近于成人。在学习活动中,注意的强度和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主体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水平,主体对事物的兴趣,对所从事活动的动机、情绪状态,思维的积极程度都对维持注意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注意的集中程度还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少年儿童对新异和变化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可以聚精会神地集中于这种对象。

另外注意的集中性还与个体的年龄、兴趣、性格、知识水平有关。中学阶段,学生已初步表现出个人爱好倾向,如喜欢数学的同学,不但集中听讲,而且积极参与思维活动,注意的集中性就可达到很高程度。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吉芬商品
吉芬产品
考试资料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
考试资料网
stay歌词
电磁学第二版答案
山西招生考试网首页
电路分析第五版答案
机械设计课后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