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2-17 共38人浏览过

【数字鸿沟②名词解释如下】

网络犯罪名词解释:指随着社会、经济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而出现的危害计算机系统、网络和计算机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对这些系统、网络和数据的滥用而引起的违法行为。随网络发展而滋生的犯罪不仅有诸如“骇客”(craker)即破坏性的“黑客”等高智能犯罪,也有许多传统形式的犯罪改头换面后在网络上蔓延。常见的网络犯罪形式有名词解释:网络色情、教唆犯罪、网络欺诈、侮辱诽谤等。主要类型有名词解释:(1)信息窃取和盗用。是信息犯罪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尤其在经济领域里。(2)信息欺诈和勒索。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通过伪造信用卡、制作假票据、篡改电脑程序等手段来欺骗和诈取财物。(3)信息攻击和破坏。绝大多数是属于非暴力性手段,即其攻击和破坏的主要对象是计算机程序或数据,以计算机病毒的方式进行信息攻击和破坏。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现计算机病毒感染,并出现了国产病毒如“中国病毒一号”、“中国炸弹”等。(4)信息污染和滥用。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有害数据、发布虚假信息、滥发商业广告、随意侮辱诽谤他人、滥用信息技术等,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威胁。国际社会针对计算机系统、网络或数据的犯罪行为,以及其他形式的滥用行为涉及的刑法和诉讼法问题签署有《网络犯罪公约》(草案)。多边协定,对网络犯罪的范围的定义、具体术语等作出了规定。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吉芬商品
吉芬产品
考试资料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
考试资料网
stay歌词
电磁学第二版答案
山西招生考试网首页
电路分析第五版答案
机械设计课后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