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文得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1-26 共51人浏览过

【进攻地带名词解释如下】

防御地带,是集团军、军或师组织防御时所占领的阵地,指防御前沿至后方和左右分界线之间的地域。出现于 19世纪初,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成为防御体系设置的重要形式。
通常依据敌情、任务、地形和作战编成等情况确定。分为第一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有时还包括第三防御地带,以及掩护或保障地带、火制地带、障碍物地带等。第一防御地带一般为主要防御地带。每道防御地带可划分和构筑两三道防御阵地和中间阵地、斜切阵地、侧方阵地、反坦克阵地、诸兵种预备队阵地、后方阵地,以及反突击或反冲击展开地区等。
苏军在卫国战争时期,其防御地带名词解释:
集团军宽度为40千米----60千米,纵深为 30千米----40千米 ;师宽度为6千米----10千米,纵深为4千米----6千米。美军在现代条件下,其防御地带名词解释:
军宽度为80千米----120千米,纵深为150千米----200千米;师宽度为 30千米----60千米,纵深为 50千米----70千米。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答案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
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
内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工商管理就业前景
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常微分方程答案
古代汉语王力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
毛概课后题答案
普通话考试资料
金融理财师考试
山西省招生网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